IDP大事記
page mounted: 1/12/05 page last updated: 18/8/2008
2007
- 敦煌IDP中心成立,福特基金會(中國)提供了一項爲期十八個月的資助,以共同開展數字化與教育項目。
- 與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IRIAB)及一個國際學者小組合作完成超過4000片梵文文獻碎片的數字化。目錄將在2008年上網。
- IDP工作小組完成了紐約皮爾龐特•摩根圖書館、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and 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所藏寫卷的數字化,這一項目的資金是美國信托基金資助(American Trust)大英圖書館的。
- 第七次保存保護研討會在倫敦召開,會議由蔣經國基金會資助。
- 第二次福特基金會座談會在聖彼得堡東方學研究所舉行,相關網頁資源已上綫。
- 北京的IDP 中國中心得到擴充,安裝了新設備,並正在培訓新職員。
2006
- 由於中英獎學金基金會(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資助,設在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的IDP工作室得到擴充。
- 第一次福特基金會座談會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 and 相關網頁資源已上綫。
- 韋陀教授完成的大英博物館敦煌繪畫目錄翻譯成中文。以中文和英文上傳到網絡上。
- IDP改組(參看IDP通訊第27期)。
2005
- IDP交互式網絡數據庫的重新設計、開辦(英文、中文、俄文、日文和德文)。
- 在完成藝術人文研究委員會資助下的三年項目基礎上,開辦關於"中亞佛教"教育資源。
- Pidem 基金會為IDP的工作提供一項爲期五年的資助。
- 柏林IDP中心成立。
- 由利華休姆信托基金會(Leverhulme Trust)資助爲期三年的項目: "敦煌漢、藏文寫本的古文書學研究"。
- 第六次保護研討會在北京舉辦(論文集已於2007年出版)。
2004
- 展覽: "絲綢之路:貿易,旅行,戰爭與信仰",有155,000人參觀。
- 聖彼德堡和京都IDP中心成立。
2003
- 英國博物館敦煌繪畫上傳至IDP網站。
- 京都敦煌保護會議。
- 梅隆基金和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提供資助,在俄羅斯建立一個數字化和編目中心。
2002
- 開始一項爲期三年的與亞非學院合作的項目,其目的是將敦煌藏文密教寫本編目和數字化,資金來自英國藝術人文研究委員會(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 第五次保護會議在斯德哥爾摩舉辦(參見IDP通訊22/23)。
- 發佈IDP交互式網絡數據庫的中文版本,由中國國家圖書館(NLC)維護。
2001
- 大英圖書館和 中國國家圖書館(NLC) 開始爲期五年的合作,由中英獎學金基金會(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資助,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的敦煌寫本編目和數字化。
- 由梅隆基金會資助的四年期項目開始,數字化超過4000件倫敦藏敦煌漢文寫本,展示35,000張圖片。
- 專業IDP數字化工作室建立,擁有三位攝影師、兩位Photoshop操作員。並有兼職行政人員加入團隊。
2000
- 開通IDP網站地圖介面。
- 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為一個IDP數字化和網絡管理器提供資助。
1999
- 第三批全職人員繼續HLMF項目的藏文寫本編目和數字化工作。
- 第4次保護會議在聖彼德堡舉辦(會議記錄見IDP通訊第14期)。
1998
- 蔣經國基金(CCK)的資助延長一年。
- 第二批全職人員開始數字化斯坦因第三次探險帶回的殘片。
- 第3次保護會議在柏林舉辦(參見IDP通訊第11期)。
- IDP交互式網絡數據庫開通,包括20,000餘件寫本的詳細資料和1,000餘張圖片。
1997
- 蔣經國基金(CCK)的資助延長一年。
- 倫敦敦煌偽卷國際研討會。參見 IDP通訊第8/9期和出版品。
- 布达佩斯"亚细亚与北非研究会议"(ICANAS)上舉辦IDP座谈会。
- 成功申請Heritage Lottery Memorial基金 (HLMF)資助一個爲期三年的敦煌寫本數字化和編目項目。
1996
1995
- IDP數據庫設計完成並投入使用。
- 贊助者與4D數据庫的英國供應商就不少于兩年的軟件和顧問問題達成一致。
- IDP和顧問開始設計和執行數據庫工作。
1994
- 由蔣經國基金(CCK)提供一項三年期的資助,IDP成立。項目組有一個職員。
- IDP通訊第1期。
October 1993
- 第1次會議上,敦煌和絲綢之路東段文獻的主要收藏機構的保護修復工作者和管理人員匯聚一堂。與會者決心通過國際合作來共同保護藏品,並增加其使用機會。論文待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