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于闐王國:中亞藝術與考古學專刊3(2008)
辛姆斯-威廉姆斯(Ursula Sims-Williams)、魏泓(Susan Whitfield)編輯
2004年,大英圖書館主辦首次絲綢之路于闐王國專家學術討論會。會議與絲綢之路:商貿、旅行、戰爭與信仰展覽開幕同期舉行,展覽特設立于闐單元。來自世界各地研究于闐歷史、藝術、宗教、文化和語言的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論文將由會議組織者編輯、大英圖書館出版,内容包括與會學者的論文及未與會的主要學者的論文。本書將包括地圖、圖表及參考書目。它將作爲中亞藝術與考古學專刊的第3期由Brepols出版社出版。
融攝與創新:國際敦煌項目第六次會議論文集
蒙安泰(Alastair Morrison)、林世田編輯
融攝與創新由中國國家圖書館(NLC)出版,匯集了2005年4月在NLC召開的國際敦煌項目第六次會議上提交的有關中亞文獻保護修復的論文。
這部文集收錄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保護修復專家的論文,所有論文都有中英文兩種版本,並附有古籍保護修復術語表及參考書目。
這些論文報告了保護修復領域新技術的發展,討論了下列問題:
- 中國卷軸裝裱
- 關於寫卷修復藥劑的辯論
- 中國與歐洲在造紙與紙張分析上的融合
- 絲質唐卡上的繪畫技藝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3D模型數字化保存
- 以可觸摸的3D模型系統重建遺址的原貌
- 紙張分析
- 在絲綢上繪畫
- 明代遺物的保存保護
對於專業的保護修復工作者、管理人員、紙張化學研究者、圖書館員、寫本專家、數字化保護保存方面的專家與研究生而言,融攝與創新是一部信息豐富而實用的出版品。您可以從IDP獲得該書。
- 340頁,黑白插圖,術語表,參考書目
- 28篇論文都有中英文兩种版本
- 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2007
- ISBN 978-7-5013-3460-5/G·704
- 中國以外由大英圖書館負責發行,20英鎊
IDP網站用戶優惠價格
- 15英鎊(包括購書費與郵寄費;在英國/歐盟購買);17.50英鎊/35.00美元(在其他地方購買)
- 用信用卡在綫支付
- 或者向大英圖書館發送一張支票
The British Library
96 Euston Road
London, NW1 2DB, UK
請不要忘記在網上或郵件中説明您的款項是用來購買這本論文集的,並留下您完整的通信地址。
早期中文著作的正字現象:來自新發現的寫本證據
高奕睿(Imre Galambos)
這是關於中國古代中文書寫形式多變性的著作。最近幾十年,考古發掘提供了數量空前的書寫或銘刻在不同載體上的戰國文書。從古文書學的角度看,如何利用這些新材料來探討中國文字的早期發展歷史是一個很誘人的話題。既然這些資料早於秦代,他們向現代研究者提供了戰國時代文字書寫方面的未經整理的原貌。由於原始材料的突然大量增加,顯而易見,與秦統一的過程與影響一樣,我們對於漢字原始書寫形態的看法也需要修正。
作者堅稱,這些新材料否定了傳統的中國文字綫性發展模式。按照這種模式,中國文字從商甲骨文、周金文到秦小篆、漢隸書,沿著單一綫索發展演變。作者認爲,這種觀點不僅過於簡單,而且在很多問題上是錯誤的。這種模式反映了君權神授、萬世相傳的意識形態在傳統修史過程中的影響。
- 184頁。
- 《東亞研究》1上的“布達佩斯專論”
- 匈牙利羅蘭大學,東亞研究系
- 布達佩斯,2006年
- ISBN 963 463 811 2
- 聯係IDP了解更多細節.
絲綢之路:商貿、旅行、戰爭與信仰
魏泓(Susan Whitfield)與辛姆斯-威廉姆斯(Ursula Sims-Williams)編輯
這是2004年大英圖書館展覽的彩色圖錄,全書400頁,包括展覽的所有詳細信息,以及由這一領域的頂尖學者撰寫的論文。
- 400頁,290 x 220mm,350幅插圖
- ISBN 0 7123 4858 1(精裝本),0 7123 4854 9 (平裝本)
- 精裝本45.00英鎊/85.00美元
- 平裝本25.00英鎊/50.00美元
英國版已脫銷,美國版可以從 Serindia出版社獲得。

敦煌與中亞寫本保護論集
Monique Cohen主編
1996年2月7日至9日由法國國家圖書館組織的在巴黎及尚特莉(Chantilly)召開的IDP第二次研討會論文集。
- 172頁,56幅黑白插圖
- 290法郎,35.06歐元
- 法國國内郵購郵費:35法郎,每增加一冊另加5法郎
- 法國之外郵購郵費:45法郎,每增加一冊另加10法郎
- 您可以從這裡訂購:
- 法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58 rue de Richelieu
- 75084 Paris Cedex 02 France
- 電話:+33 1 4703 7521
- 傳真:+33 1 4703 8172
- 電子郵件:commercial@bnf.fr
大英圖書館保存保護科學
《保護修復與科學結合的最新進展》讀者對象:專業保護工作者與管理人員、紙張研究者、圖書館員、寫卷研究專家、研究生和分析化學家。
卷一 ——敦煌和吐魯番:中亞古文獻的內容及其保護
魏泓(Susan Whitfield)、吳芳思(Frances Wood)編輯
此論文集收入了十九位作者撰寫的論文,他們是全世界收藏敦煌吐魯番文獻的主要機構的頂尖的保存保護工作者與管理者。這些論文是在1993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上提交的,重新編輯後作爲本叢書的第一卷出版。
包括以下主題:
- 對古代文獻進行脫酸處理以防止揭下裱紙時造成褪色
- 醋酸纖維素對紙質寫卷保護的影響
- 對敦煌寫本中黃色顏料進行化學分析的新技術
- 北京、巴黎、倫敦、柏林和聖彼得堡所藏敦煌、吐魯番文獻的保存保護史
- 對大英圖書館藏金剛經卷首版畫的調查研究
這些論文以獨特的視角考察保存保護的實踐、方法和理論,以及在進一步保存古代藝術品和文獻方面的科學技術發展極其實際應用。
- 112頁,20張黑白圖片以及2張彩圖
- ISBN 0 7123 0482 7
- 28.00英鎊
卷二——小檗鹼和黃檗:古代的著色劑和染料
Peter J. Gibbs、Kenneth R. Seddon著
敦煌本《金剛經》的紙張被黃檗樹榨取的汁液染成黃色,其中所含的生物鹼小檗鹼被認為是一種主要的著色劑。人們認為全世界的其他40,000件文獻也通過這種方法而被染成黃色。傳統上用作紙和織物的染料和色素的小檗鹼也存在於其他一些植物的榨取液中。了解小檗鹼的化學成份對於保護敦煌本《金剛經》和其他類似的被染色文獻至關重要。
本書詳細描述了與保護有關的小檗鹼的化學成份,同樣記錄了它的光譜特性和色譜離析,尤其著重考察染料和被染物中的小檗鹼。書中的一章詳細闡述關於提取自黃檗樹皮的染料黃蘗的成分。
書中回顧了作者在這一領域已出版的著作,簡要論述了仍未出版的作者進一步的研究成果。
著者:Kenneth R. Seddon,英國女王大學貝爾法斯特無機化學教授、英國工程和自然科學研究委員會會員、皇家工程學院潔淨技術協會的成員。 Peter J. Gibbs博士,倫敦大學學院化學系的研究人員。
- 69頁, 234 x 156 mm; 20張黑白圖片以及2張彩圖
- 脫銷
卷三 - 第3卷 - 敦煌偽卷
魏泓(Susan Whitfield)編輯
日本京都大學的藤枝晃(Fujieda Akira)教授,是第一位提出敦煌偽卷問題的學者。他和其他科學家、保護工作者、學者們通過分析字跡、古字的使用、對染料和紙張纖維的化學測試等方法在這一領域的成果,共同促成了對這一問題的首次重要討論。對這一卷的介紹可以在這裡在綫獲得。
- 358頁,234 x 156mm,105張黑白圖片以及12張彩圖
- 脫銷